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由于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和有效核电荷不同,同层原子轨道的能量不相同。例如,C原子同层原子轨道能量高于O原子,H原子1s轨道的能量比F原子2p轨道的能量还高。
05-2021
O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如图6-29(a)所示。中心O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和两个配体O的2p轨道各形成一个σ键,分子结构为V字形,中心原子未杂化的2pz轨道有2个电子
Cl2是非极性分子,原因在于组成分子的两个原子属于同一元素,即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为0,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的。HCl分子是极性分子,原因在于组成分子的两个原子电负性不同,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的。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统称为范德华力,一般以色散力为主。取向力是永久偶极和永久偶极之间的作用,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离子极化作用的实质是离子作为电场对其他离子的作用,离子的极化能力大小体现在电场强度的强弱;离子的变形性是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云发生形变,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再重合。
一般来说,在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增大;在同一族中,由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增大第一电子亲和能减小。主族元素第一电子亲和能递变规律明显,而副族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递变规律较差。
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用符号x来表示。元素的电负性数值越大,表示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正离子或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负离子或阴离子。对于简单离子,人们经常用离子电荷、离子电子构型、离子半径加以描述。
离子键的概念是德国的科赛尔(W.Kossel)于1916年提出来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正负离子,正负离子靠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离子键。例如,NaCl、CaCl2、FeCl2、MgCl2等都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第三方登录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