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均属于现代价键理论,认为电子在原子轨道中运动,电子属于定域的。分子轨道理论认为电子不再属于原子,而是在分子轨道中运动,电子属于非定域的。分子轨道理论在解释分子的磁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非常成功。
1.分子轨道理论要点
(1)分子轨道是由分子中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分子轨道的数目等于参与组合的原子轨道数目。例如,在形成H2分子时,2个H原子的1s轨道(ΨH1和ΨH2)组合形成2个分子轨道。
ΨMO=c1ΨH1 +c2ΨH2 Ψ*MO=c1ΨH1-c2ΨH2
式中,c1和c2为常数。
(2)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的分子轨道中,能量高于原来原子轨道者称为反键轨道(Ψ*MO),能量低于原来原子轨道者称为成键轨道(ΨMO),能量等于原来原子轨道者称为非键轨道。
(3)每个分子轨道都有各自的波函数,有自己的角度分布图。根据线性组合方式的不同,分子轨道可分为σ轨道和σ轨道。分子轨道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组成分子轨道能级图。
(4)分子中的所有电子属于整个分子,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排布同样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德规则。
s-s组合:两个原子的1s轨道线性组合后形成成键分子轨道σ1s和反键分子轨道σ*1s;若是2s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组合成成键分子轨道σ2s和反键分子轨道σ*2s。s-s组合成的分子轨道角度分布如图6-20所示。
两个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后形成1个成键分子轨道和1个反键分子轨道。
p-p组合:两个原子的p轨道线性组合有两种方式,即“头碰头”和“肩并肩”方式,前者组合成σ轨道,后者组合成π轨道。
图6-20 s-s组合的分子轨道
两个原子沿x轴重叠时,两个px,轨道形成“头碰头”的成键分子轨道σpx和反键分子轨道σ*px(图6-21);同时,两个原子的py轨道或pz轨道重叠时分别形成“肩并肩”的成键分子轨道πpy,或πpz和反键分子轨道π*py或πp*z(图6-22)。
图6-21 p-p“头碰头”组合的分子轨道
图6-22 p-p“肩并肩”组合的分子轨道
由图6-20、图6-21和图6-22可知,成键分子轨道的两核间无节面,反键分子轨道的两核间有节面;π分子轨道有通过键轴的节面,σ分子轨道无通过键轴的节面。
2.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原则
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形成,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时,要满足三原则:对称性匹配原则,能量相近原则,轨道最大重叠原则。
1)对称性匹配原则
按照重叠的轨道与键轴间的关系,只有对称性相同的原子轨道才能组合形成分子轨道。
在价键理论中介绍过,沿x轴方向接近时,s轨道与p,轨道对称性相同形成σ键,py和py、pz和pz形成π键。按照分子轨道理论,以x轴为键轴组合成分子轨道时,s-s、s-px、px-px组合成σ轨道,py-py、pz-pz、py-dxy、pz-dxz组合成π轨道。
2)能量相近原则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组合成有效的分子轨道,而且原子轨道的能量越接近则组合成的分子轨道的能量越低,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
H原子1s轨道的能量(-1312kJ·mol-1)与O原子2p轨道的能量(-1251kJ·mol-1)及Cl原子3p轨道的能量(-1314kJ·mol-1)相近,H、O、Cl之间能组合成有效的分子轨道,如形成HCl、H2O、ClO2等共价化合物;而Na原子3s轨道的能量(-496kJ·mol-1)较高,不能与H、O、Cl组合成有效的分子轨道,Na与H、O、Cl间只能形成离子键,如NaCl、NaH、NaO2等都是离子化合物。
3)轨道最大重叠原则
在满足对称性匹配和能量相近原则的基础上,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组合成的分子轨道的能量越低,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如果两个原子轨道沿x轴重叠成分子轨道,px-px以“头碰头”重叠,py-py及pz-pz以“肩并肩”重叠,一般来说,p轨道间“头碰头”重叠程度比“肩并肩”重叠程度大,即σ键比π键稳定。
相关链接:杂化轨道理论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关系
文章来源:《无机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