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中药是一个多成分的复杂体系,成分分析较为困难。HPLC法具有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流动相和分析柱使用方式及填料选择方便等显著特点,可以将各成分或待测成分与其他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进而达到进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目的。
一、 鉴别
HPLC法可用于高分子、极性、离子和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离分析,该法检测的中药有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苷类、黄酮类、蒽醌类、香豆素类、萜类、有机酸类、甾酮及甾醇类等,可同时测定中药中多种成分,在中药的鉴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HPLC法中,与组分结构、性质有着直接关系的色谱保留时间一般作为定性鉴别的参数,很多药品的鉴别都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中国药典》在中药指纹图谱鉴别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常《中国药典》在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的同时,也以此法作为定性鉴别的依据。
二、 有关物质(杂质)检查
药品的质量除与药品主成分的含量有关,还与主成分之外的其他杂质的存在相关。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一些相关物质,对产品中残留的合成原料、中间体、副产物及可能的降解产物的检查,是有关物质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些相关物质普遍含量微小,常规的色谱法很难准确的检测到。
测定杂质含量时,通常可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和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一)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测定杂质含量时,可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建立方法时,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待测杂质对照品和参比物质对照品各适量,配制待测杂质校正因子的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按下式计算待测杂质的校正因子。
式中,cA为待测杂质的浓度;AA为待测杂质的峰面积或峰高;cB为参比物质的浓度;AB为参比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此校正因子可直接载入各品种项下,用于校正杂质的实测峰面积。这些需作校正计算的杂质,通常以主成分为参比,采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其数值一并载入各品种项下。
测定杂质含量时,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溶液稀释成与杂质限度相当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除另有规定外,通常含量低于0.5%的杂质,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10%;含量在0.5%~2%的杂质,主峰面积的RSD应小于5%;含量大于2%的杂质,主峰面积的RSD应小于2%。然后,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适量,分别进样,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溶液的记录时间,应为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2倍,测量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依法计算各杂质含量。
(二) 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测定杂质含量时,若没有杂质对照品,或校正因子可以忽略,可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同“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配制对照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适量,分别进样。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溶液的记录时间应为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2倍,测量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并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依法计算杂质含量。
(三) 对照品法
对于具有明确归属的已知杂质,可以采用杂质对照品法进行检查。对于有毒有害杂质,更应采用对照品法单独测定,并制定严格的限度。
三、 含量测定
HPLC法与气相色谱法相比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对于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核酸、脂类等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型化合物尤为适合。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法相比,HPLC法使用了颗粒极细(一般为10um以下)、规则均匀的固定相,其传质阻抗小、分离效率高;采用高压输液泵输送流动相,分析时间短;使用了高灵敏检测器,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广泛使用的不同种类的固定相、众多的分离模式与检测器以及自动化程度高,使该方法在药品检验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198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以来,在药品检验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色谱分析方法。在中药新药申报中,含量测定绝大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章来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汇编食品添加剂(五)》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