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4.2.3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弱酸型指示剂HIn,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
用KHIn表示指示剂的离解常数,则有:
从上面可以看出,的比值就是H+浓度的函数,在pH较小的溶液中,[HIn]较多,所以呈红色;在pH较大的溶液中,[In-]较多,所以呈黄色,因此[In-]与[HIn]之比代表了溶液的颜色,也就是说,溶液的pH的任何改变都能影响[HIn]与[In]的比值,指示剂颜色也相应发生变化。
由式(4-2)可知,值取决于KHIn和溶液的H+浓度。在一定温度下,KHIn为常数,因此该比值完全取决于溶液的酸度。
当[H+]改变时,值随之改变,溶液的颜色相应地发生改变。而人眼对颜色辨别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比值的改变程度很小时,会很难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当两种颜色的浓度之比在10倍或10倍以上时,只能看到浓度较大的那种颜色,而另一种颜色就辨别不出来了。
例如,当≤0.1时,人眼只能看到酸式的颜色,而看不到碱式的颜色;当
≥10时,只能看到碱式的颜色,而看不到酸式的颜色。当
范围10~0.1范围内,指示剂呈过渡的颜色。由此可见,
值在只有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才能看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这一范围用pH可表示为:
当=10时,pH=pKHIn+1。
当=0.1时,pH=pKHIn-1。
当pH由pKHIn+1变到pKHIn-1时,指示剂的颜色由碱式色变为酸式色。
当pH由pKHIn-1变到pKHIn+1时,指示剂的颜色由酸式色变为碱式色。
由此可以得出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为:
pH=pKHIn±1
而对于不同的指示剂,其PKHIn是不同的,所以各有着不同的变色范围。当指示剂的[In]=[HIn]时,则pH=pKHIn,此pH为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这一点是指示剂变色最灵敏的一点。理想的情况是滴定的计量点与指示剂的变色点的pH完全一致。
根据以上推算可知,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是两个pH单位。但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只有1.3个pH单位,这主要是因为人眼对混合色调中两种颜色的敏锐程度不同形成的。我们通过计算来解决这个间题。
当pH=3.1时,[H+]=8×10-4 mol/L,则甲基橙pKHIn=3.1,KHIn=4×10-4 mol/L
当pH=4.4时,[H+]=4×10-5 mol/L,则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甲基橙酸式色的浓度大于碱式色2倍时,就可以看到纯酸式色(即红色),而要看到纯碱式色(即黄色),则甲基橙的碱式色浓度必须是酸式色浓度10倍以上。因为人眼对红色的敏感程度要远高于黄色,也就是说在黄色中分辨红色容易,而要在红色中分辨黄色较困难。所以甲基橙的变色范围要小于2个pH单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这样在酸碱反应到达计量点时,pH略有变化,指示剂可立即由一种颜色变到另一种颜色。
4.2.4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4.2.4.1温度
根据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pKa±1,当温度发生改变时,指示剂的解离平衡常数也随之改变,这样,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也就发生改变了。例如,甲基橙在温度为18℃时,它的变色范围为3.1~4.4,而在100℃时,它的变色范围则为2.5~3.7。
因此进行滴定实验的时候都应该在室温下进行,如果需要加热煮沸,也必须等到冷却至室温后再滴定。
4.2.4.2溶剂
因为不同的溶剂它们的介电常数和酸碱性都不同,所以溶剂不同时,指示剂的解离常数和变色范围都会不同。例如,甲基橙在水溶液中pKa=3.4,而在甲醇溶液中则为3.8。
4.2.4.3离子强度
溶液离子强度的大小影响到指示剂的解离常数,从而影响到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此外,某些电解质具有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性质,也会影响指示剂颜色的深度,因此在滴定中不宜有大量中性电解质存在。
4.2.4.4滴定顺序
因为人的眼睛对于色调变化的敏感度不同,在浅色中辨别深色容易,在深色中辨别浅色难。例如,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时,如果用碱滴定酸,终点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橙色,不容易分辨出来,而如果是酸滴定碱,终点颜色由橙色变为红色,就比较容易辨别了。
4.2.4.5指示剂的用量
指示剂的用量是影响到指示剂变色敏锐的一个重要因素,用量过多就会使溶液颜色过深,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缓慢,影响对终点的准确判断,而且指示剂本身也会消耗滴定剂,带来误差。
对于双色指示剂而言,如果指示剂用量过多,会使得酸式色和碱式色互相掩盖,色调变化不明显,终点颜色变化不易判断。
对于单色指示剂而言,如果指示剂用量过多,则会改变其变色范围。比如酚酞,其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可表为:
假设指示剂的总浓度为c,人眼观察红色形式酚酞的最低浓度为a,则有
对于同一个人而言,a的值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当加入指示剂的用量增大时,c增大,[H+]相应地增大,说明酚酞会在较低的pH时变色,即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向pH偏低的方向移动:例如,在50~100mL溶液中加入2~3滴0.1%酚酞,在pH为9时,即可观察到微红色,而在相同的情况下,加入10~15滴0.1%酚酞,则在pH为8时就出现微红色。
相关链接:酸碱指示剂及其选择(一)
文章来源:《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