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紫外吸收光谱一样,都依据朗伯-比耳定律,但由干红外吸收光谱测定多在可透过红外光的固体介质中进行,在获得的相邻吸收峰较密集的带状谱带中,吸收峰往往不对称,因此当进行定量分析时,应严格保持测定条件的一致,以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一)吸光度的测量方法—基线法
基线法是用直线来表示被分析物不存在时的背景吸收线,并用它来代替记录线上的100%透光率,其测量方法如图7-21所示。
图7-21基线法
在吸收峰两侧选p、g两点,两点间连线称为基线,通过吸收峰顶点t作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线rs,由rs和ts 的长度可求出样品在此波长下的吸光度值A:
(二)测量条件的选择
1.定量分析吸收谱带的选择
由于一个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图上可出现许多吸收峰,被选作用于定量分析的吸收峰应当吸收强度大、峰形窄且无相邻吸收峰的干扰。对固体样品,因散射强度和波长相关,应选择波数范围较窄的吸收峰。
2.透射区域的选择
为获得准确的定量分析结果,应控制透光率在20%~70%。
3.仪器操作参数的选择
为获得重复的测定结果,定量分析时应对100%透光率、仪器分辨率、波数示值等参数保持相对恒定。
(三)定量分析方法
1.工作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被测组分的纯物质标准溶液,在吸收峰的波长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并绘制工作曲线。由工作曲线和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可求出样品中待测组分的浓度。
2.内标工作曲线法
当用KBr压片法、糊状法、液膜法进行测定时,光通路厚度不易确定,此时可用内标法测定。
内标法是选用一种标准纯化合物,它的特征吸收峰与样品的被分析峰的峰位互不干扰,取一定量标准物质(R)与样品(S)混合,此混合物用压片法或糊状法绘制红外吸收光谱图,由谱图获得:
As=asbscs AR=aRbRCR
此两式相除,因bs=bR,则获得:
若以吸光度比值为纵坐标,以不同浓度样品纯品浓度cs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后,就可由样品测得的
比值,求出样品cs的含量。
常用的内标物为KCNS (2100cm-1)、NaN3(2120cm-1、640cm-1)、C6Br6(1300cm-1、1255cm-1)等。
此测定方法适用于单组分测定。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吸收峰不重叠,也可分别测各组分的含量。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吸收峰有重叠,则可利用建立联立方程,再分别求解,而求出各个组分的含量。
相关链接:红外吸收光谱法定性分析步骤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