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一、分类
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归广义的细菌,生物学上的地位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与细菌相似的方面包括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行二分裂法繁殖,对抗生素敏感;与原虫相似的方面在于其运动有赖于菌体内轴丝的屈曲与收缩。
螺旋体种类繁多,主要依据其螺旋数目、大小、间距和规则程度等分类。《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2004年版中将螺旋体分为1目3科 13个属,1目即螺旋体目(Spirochaetales),含有3个科,第一科为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该科包含螺旋体属(Spirochaeta )、疏螺旋体属(Boi-relia)、密螺旋体属(Treponema )等9个属;第二科为蛇形螺旋体科(Serpulinaceae ),该科包含蛇形螺旋体属(Serpulina)和短螺旋体属(Brachyspira) 2个属;第三科为钩端螺旋体科(Leptospiraceae),该科含有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和细丝体属(Leptonema) 2个属。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3个属:疏螺旋体属(图24-1(c))、密螺旋体属(图24-1 (a) )、钩端螺旋体属(图24-1 (b) )。此3个属病原性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见表24-1。
表24-1病原性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
图24-1三种病原性螺旋体属的形态学比较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螺旋体细长,大小为(0.1~0.4)um×(5.0~25.0)um,形态呈螺旋状,但钩端螺旋体常呈C或S形。革兰染色镜检阴性,但着色比较困难。疏螺旋体常用姬姆萨染色(Giemsa)法,将其染成紫红色,用瑞特(Wright)染色则呈棕红色。钩端螺旋体和密螺旋体用镀银法染色后,螺旋体增粗,呈棕褐色,易于观察。新鲜标本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其呈移行、屈伸、翻转、滚动式运动,有诊断意义。
螺旋体均由螺旋形的柱状原生质体、轴丝(也称为内鞭毛或周浆鞭毛)和外膜构成。柱状原生质体由细胞质和包被在其外的细胞膜-细胞壁复合物组成。轴丝数量不等,紧紧缠绕在柱状原生质体表面呈螺旋状,是螺旋体的运动器官,致使螺旋体运动。其外包有薄而富有弹性的外膜和外鞘。
2.培养特性 各种螺旋体在生理土的要求不一,从需氧、厌氧到兼性厌氧。有的需要特殊的营养物质,生长缓慢,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菌落,如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等。苍白密螺旋体尚不能人工培养。
3.抗原结构 螺旋体抗原分为属、种和型特异性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所产生的抗体可用血清学试验进行检测。
4.抵抗力 螺旋体的抵抗.力不强,对冷、热、干燥、化学消毒剂、抗生素和砷剂敏感。
三、临床意义
螺旋体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见于水、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上,亦存在于人的口腔或动物体内。螺旋体病临床分期较明显,病期与疾病的诊断密切相关。
1.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动物是螺旋体的储存宿主,以啮齿动物为主。人类通过直接接触、吸血昆虫媒介等途径而感染,引起螺旋体病。
2.传播性疾病在自然情况下,苍白密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和输血感染。地方性梅毒和雅司病不是性传播性疾病,但两者的临床症状与梅毒相似。
四、微生物学检验
(一)标本采集
根据患者病程、螺旋体存在部位采集标本。疫区应采集土壤及可疑的污水标本进行检测。
(二)检验方法
1.显微镜检查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具有诊断意义,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明亮细小的串珠,运动活泼。
(2)涂片染色:镀银法染色或姬姆萨染色后光学显微镜检查,也可用荧光素标记的螺旋体抗体进行染色,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2.分离培养需含有牛血清白蛋白和灭活兔血清等营养丰富的液体培养基。钩端螺旋体用柯氏(Korthof )液体培养基培养。伯氏疏螺旋体用BSK(Berbour Stoenner Kelly)复合培养基。
螺旋体可进行幼龄豚鼠及金地鼠等动物接种。动物接种是分离螺旋体的敏感方法,尤其适用于有杂菌污染的标本。
3.血清学检测用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等检查患者血清中螺旋体的抗体,可帮助诊断是否患有螺旋体病。
4.核酸检测利用同位素或生物素、地高辛等标记的特异DNA探针杂交法或PCR技术,检测标本中螺旋体的核酸。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