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16-1992)中把危险源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与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共6大类、37个小类。其中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易燃易爆性物质含遇湿易燃性物质
(1)易燃易爆性气体。
(2)易燃易爆性液体。
(3)易燃易爆性固体。
(4) 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
(5) 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包括刺激性、窒息性、致敏性、致畸性、致癌性、溶血性、麻醉性等物质。
(1)有毒气体。
(2) 有毒液体。
(3)有毒固体。
(4)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5) 其他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1) 腐蚀性气体。
(2)腐蚀性液体。
(3)腐蚀性固体。
(4) 其他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危险源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分布、物质形态、存在形式以及泄漏方式等进行分类,具体内容详见如下分析。
(一)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分布分类
1.生活化学危险源
主要指日常生活中使人可能遭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的危险源。越来越多的化学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燃料有煤炭、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以煤炭作燃料时,时常发生通风不良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在城市,更多地采用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作燃料,使用不当或管道、灶具发生泄漏,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房屋装修时采用的材料,可能会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而致人中毒。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家庭装饰装修观念的变化,市民们更换家具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而与此同时,由于不合格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前,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继建筑、装饰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室内环境污染源。专家介绍,由于一些家具生产厂家在选料、工艺上没有严格把关,这才会导致一些家具存在污染室内环境的隐患,成为潜伏身边的“杀手”。这些家具中所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如甲醛等,主要是来自于木质家具使用的人造木板、油漆和软家具中使用的含苯胶黏剂,有关科学数据显示,甲醛气体的潜伏期非常长,甚至可以超过15年。长期在超标的家具环境中生活,吸入过量这些有害气体,人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疼、恶心、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更大危害。
2.生产化学危险源
主要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装卸、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的化学危险源。由于在工业生产中,操作条件苛刻(高温、高压、强腐蚀性)、危险物质数量大,容易发生各类事故,而且事故后果较为严重,危害性较大,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根据物质形态分类
1.固体化学危险源
主要指由固体危险化学品构成的危险源。它包括化学危险品分类中的爆炸品、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这类危险源中的爆炸品、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常常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常常引起人员中毒事故,也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放射性物品易使人遭受射线伤害;腐蚀品可能致人灼伤或引起火灾。
2.液体化学危险源
主要指由液体危险化学品构成的危险源。它包括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的易燃液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腐蚀品等。易燃液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常常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常常引起人员中毒事故,也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腐蚀品可能致人灼伤或引起火灾。液体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容易在地面流淌、扩散,使危害增大。
3.气体化学危险源
主要指由气体危险化学品构成的危险源。它包括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腐蚀品等。这类危险化学品常常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人员中毒、窒息事故以及致人灼伤等。
(三)根据物质的存在形式分类
1.固定化学危险源
指固定工业设施存放危险化学品而构成的化学危险源。固定化学危险源涉及所有种类的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各类事故,主要的是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及环境污染事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业生产事故有扩大的趋势,为了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国内外进行了诸多的研究,·提出的一些对策措施和标准大多是针对固定化学危险源的。
2.可移动化学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运输危险化学品构成的化学危险源,它是相对于固定化学危险源而言的。如在陆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空运的运输过程中,用于运送危险化学品的各种载体。总之,“可移动化学危险源或可移动重大化学危险源”是指可以借助于某种运载工具在陆路、水路或空中进行异地移动的化学危险源或重大化学危险源。
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常因救援不及时、处置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严重的后果。鉴于可移动化学危险源具有事故发生地点的不确定性、监管手段的缺乏、环境条件复杂等特性,具有“移动”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危险源的辨识标准通常只是针对固定化学危险源,而不涉及可移动化学危险源,因此,可移动化学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是巫待解决的课题。
可移动危险源事故现状及其分析如下所述。
1) 可移动危险源事故严重性。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些具有很大影响的重大事故,其中有相当大比例是可移动危险源引发的事故。可移动危险源事故造成的损失及影响范围往往相当惊人。而可移动危险源在发生事故后,如不能及时控制事态,往往会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可移动危险源事故,尤其是运载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本身就具有连续性、扩张性,可能具有极大的社会恐慌性。可移动危险源由丁其运行环境复杂、运载量大,其危害程度往往会超过其他交通事故的数倍乃至上百倍。例如: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淮安段上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了29人死亡、公路旁3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的事故。
2) 可移动危险源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可移动危险源一般都会由人、运输工具、道路及不断变化的周边环境等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如果这四个因素间能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则系统能够安全运行,否则,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收集的可移动危险源事故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人员原因:人与可移动危险源安全关系密切。在整个可移动危险源运输系统中,涉及的主要人员包括驾驶员、押运员、装卸人员、车辆维修及设备维护人员。
② 运输工具原因:可移动危险源运输工具的安全状况是引起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车辆技术状况的好坏,是可移动危险源安全运输的基础。如果状态不好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导致事故发生。
③ 道路原因:包括道路本身以及相应的道路设施。为预防交通事故,减少事故损失,道路工程必须配有合理的道路设施。道路设施主要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防护设施、照明设施、停车设施、其他沿线相关设施及绿化等。道路和道路设施的性能和安全状况直接影响着可移动危险源运输的安全。不良的道路条件会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带来不安全因素和心理影响,会加大运输事故发生的概率。
④ 环境原因:包括天气、地形、时间等方面。天气状况主要应考虑寒暑雪雾恶劣条件的影响;地形可能影响车辆能否正常运行和司机视野,地形还影响到危险化学品泄漏后的流向;时间主要是指白天或夜晚,影响到司机的驾驶和周围的人员活动情况等。
控制可移动危险源事故的发生,一方面要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全方位的可移动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
3) 可移动危险源事故的特点。可移动危险源相对于固定危险源来说,可移动性是其最大特点。而一旦其发生事故后,大部分情况下其移动性就会消失,因此可以借鉴固定危险源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固定危险源相比,可移动危险源事故有以下特点。
① 事故地点不确定性:固定危险源在分布时一般要进行科学选址,以尽量降低发生事故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避免事故的扩展和延续。而可移动危险源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随机性,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危险物品经过城区道路运输,增加了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性和可能性,一旦突发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
② 缺乏监管手段:对于固定危险源,已经开展了普查登记并建档,重点的危险源已实施了预警监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可以知道本辖区的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监管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但是对于可移动危险源,因其移动性,一旦在某辖区发生事故,当地监管部门对于如何救援、启动何种预案等问题难以及时准确把握。
③ 周围环境的复杂性:可移动危险源发生事故后,很可能对周围环境及交通等产生重大影响,给救援队伍的到达产生阻碍,同时也给必要的人员疏散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可移动危险源事故一般缺少事故初发时的自救,一旦爆燃或泄漏,事故地区周围的污染情况较难准确把握。
在对可移动危险源进行应急救援时,一方面可以借鉴固定危险源应急救援工作中的成熟的经验,同时针对可移动危险源的特点,本文将重点探讨解决一些关键问题的方法。
(四)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形式分类
1.体源(瞬时源)
由化学物质爆炸形成的事故源。在爆炸的瞬间,有毒化学物质可形成半径r、高度h的云团。成片的容器连续爆炸时称体源群。
2.点源或线源(连续源)
由容器或管道破裂、阀门损坏引起的泄漏而形成的化学危险源。其特点是连续释放,流量不变。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