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全面把握总局工作部署,把各项要求贯穿到计量工作中

发布时间:2015-07-07 00:00 作者:中国计量网 阅读量:318

(一)完善量传溯源体系,为“抓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要通过加强计量基(标)准建设,完善量传溯源体系,为提升质量水平提供计量技术支撑。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计量是基础。没有统一、准确、有效的计量保证体系,何谈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今后,应当努力打造统一、高效的量传溯源机制,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高效的计量基(标)准及量传溯源体系。各地也应当以国家量传溯源体系规划为指导,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企业提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结合企业检测手段的提升和计量标准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完善量传溯源体系,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要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把提高测试水平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先进的计量检测体系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消耗的重要保证。企业的计量测试手段齐全、准确,才能在生产和经营中有效进行经济核算,才能有效控制加工中产品质量和终端产品质量。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也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质量提升需要我们,精准的计量检测也需要我们。传统意义的检测已经发生大的变化,多功能、多参数、在线检测等计量检测产品和设备不断涌现,如何实现质量提升,如何真正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除了要求其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外,更要指导其不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要继续推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继续贯彻落实《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做好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的评价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节能降耗做好计量服务。

(二)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形成“保安全”的工作机制

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计量工作本身也存在风险和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计量风险制度建设,把风险分析作为保安全的第一防线。计量工作看似风险不大,其实不然。在计量器具的生产、销售、使用、修理以及后续监管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各级计量部门,要增强计量风险意识,增强计量忧患意识,应当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去,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建立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快速处置机制。

保安全,实际上核心是加强监管。要严格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管,从市场准入、证后监管、使用中的比对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努力提高计量检测水平,为从严监管、确保安全打好计量检测技术基础,建立保障机制。

(三)提升计量服务能力,在“促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

要加强计量新技术研究,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顺应这一发展要求,计量工作应当在构建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需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不断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要加强能源计量监管,服务节能减排。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要求,充分发挥能源计量作用和效能,提升能源计量检测技术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保障体系,为国家能源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推动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全面实现。要充分发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的作用,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好务,为企业节能减排增效服好务。

要加强惠民工程建设,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义。应当进一步拓宽计量惠民领域,使计量惠民工作常态化,加大对重点市场的计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市场计量违法行为,为老百姓创建良好、有序的市场计量秩序。要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要加强国际计量合作,服务外贸发展大局。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计量合作空间,扩大计量双边、多边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计量规则的制修订,扩大国际计量互认范围,研讨新的计量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国计量工作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夯实计量工作基础,建设好“强质检”重要领域

质检强不强,首先看计量。计量是基础,是前提和先行。这几年来,质检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各级技术机构有了较大发展,但是较之于其他工作,计量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计量是老本行,是质检系统的第一看家本领,各单位都应当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计量工作。

要加强计量法制建设,提高法治质检效能。完善计量法规体系建设,以《计量法》修订为核心,形成以中央计量立法为主、地方计量立法为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真正确保计量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加强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提升科技质检水平。应当进一步深化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以提高计量工作有效性为宗旨,加速计量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龙头,以省、市级计量技术机构为主体,以国家专业计量站为辅的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计量技术保障体系。

要增强服务沟通意识,创造和谐质检氛围。各单位应当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时刻体现服务理念。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以服务经济、服务发展为目标,把服务发展、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并且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体制机制。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