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键和折射率等测定蛋白质含量;另一类是利用蛋白质中特定氨基酸残基、酸性和碱性基团以及芳香基团等测定蛋白质含量。但因食品种类繁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各异,特别是其他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干扰成分很多,因此蛋白质含量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此外,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酚试剂法等,由于方法简便快速,故也多用于生产单位质量控制分析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经不断的研究改进,凯氏定氮法在应用范围、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仪器装置及分析操作速度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另外,采用红外分析仪,利用波长在0.75-3.0μm范围内的近红外线具有被食品中蛋白质组分吸收及反射的特性,依据红外线的反射强度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方法。
凯氏定氮法由丹麦化学家约翰·凯耶达尔(JohanGutsavChristofferThorsagerKjeldahl)于1883年首先提出,经过长期改进,迄今已演变成常量法、微量法、半微量法、自动定氮仪法等多种。它是测定总有机氮的最准确和操作较简便的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应用普遍。该法是通过测出样品中的总含氮量再乘以相应的蛋白质系数而求出蛋白质含量的,由于样品中常含有少量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故此法的结果称为粗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不适用于添加无机含氮物质、有机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食品测定。
样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胺。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1)消化:消化反应方程式如下:
2NH2(CH2)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10H2O
在消化反应中,为了加速蛋白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常加入硫酸钾和硫酸铜。
①硫酸钾: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它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氢钾可提高反应温度,一般纯硫酸的沸点在340℃左右,而添加硫酸钾后,可使温度提高至400℃以上,原因主要在于随着消化过程中硫酸不断地被分解,水分不断逸出而使硫酸钾浓度增大,故沸点升高,其反应式如下:
K2SO4+H2SO4=2KHSO4
2KHSO4=△=K2SO4十H2O+SO3↑
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消化体系温度过高,又会引起已生成的铵盐发生热分解放出氨而造成损失。
(NH4)2SO4—△→NH3↑+(NH4)HSO4
NH4HSO4—△→NH3↑SO3↑+H2O
除硫酸钾外,也可以加入硫酸钠、氯化钾等盐类来提高沸点,但效果不如硫酸钾。
②硫酸铜: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凯氏定氮法中可用的催化剂种类很多,除硫酸铜外,还有氧化汞、汞、硒粉、二氧化肽等,但考虑到效果、价格及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应用最广泛的是硫酸铜。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次氯酸钾等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硫酸铜的作用机理如下:
2CuSO4—△→Cu2SO4十SO3↑+O2↑
C+2CUSO4—△→Cu2SO4+SO2↑+CO2↑
Cu2SO4+2H2SO4—△→2CuSO4+H2O+SO2↑
上述反应不断进行,待有机物全部被消化完后,不再生成硫酸亚铜,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故硫酸铜除起催化剂的作用外,还可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以及下一步蒸馏时作为碱性反应的指示剂。
(2)蒸馏:在消化完全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NH4)2SO4—△→2NH3↑十Na2SO4+2H2O
(3)吸收、滴定:加热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因硼酸呈微弱酸性,用酸滴定不影响指示剂的变色反应,但它有吸收氨的作用。吸收与滴定反应方程式如下:
2NH3+4H3BO3=(NH4)2B4O7+5H2O
(NH4)2B4O7+5H2O+2HC1=2NH4C1+4H3BO3
凯氏定氮法按照样品量的大小分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计算,常量和微量法采用公式1:
X=[c×(V1-V2)×(M/1000)/m]×F×100
半微量法采用公式2:
X=[c×(V1-V2)×(M/1000)/m×(10/100)]×F×100
式中:X—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g/100g或g/100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滴定样品吸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空白吸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样品的质量或体积,g或mL;
M—氮的摩尔质量,14.01g/mo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说明及注意事项如下。
(1)所用试剂溶液均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2)消化时不要用强火,应保持和缓沸腾,注意不时转动凯氏烧瓶,以便利用冷凝酸液将附在瓶壁上的固体残渣洗下并促进其消化完全。有机物如分解完全,消化液呈蓝色或浅绿色,但含铁量多时,呈较深的绿色。
(3)样品中若含脂肪或糖较多时,消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为防止泡沫溢出瓶外,在开始消化时应用小火加热,并不断摇动;或者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油消泡剂,并同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
(4)若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g,可按每克试样5mL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当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时,可将凯氏烧瓶冷却,加入30%过氧化氢2一3mL后再继续加热消化。
(5)一般消化至透明后,继续消化30min即可,但对于含有特别难以消化的含氮化合物的样品,如含赖氨酸、组氨酸、色氨酸、酪氨酸或脯氨酸等时,需适当延长消化时间。
(6)蒸馏装置不能漏气。蒸馏时蒸汽要充足均匀,加碱要够量,动作要快,防止氨损失。
(7)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对氨的吸收作用减弱而造成损失,此时可置于冷水浴中使用。
(8)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清洗管口,再蒸1min后关掉热源,否则可能造成吸收液倒吸。
(9)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