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5种常见重金属的毒性及危害和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21-06-24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11037

汞(Hg)、镉(Cd)、铅(Pb)、砷(As)、铬(Cr)是目前已确定的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有毒重金属,重金属在人体较低摄入的情况下即可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有毒重金属很难被人体排出体外,经蓄积后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重金属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侵入途径、浓度、溶解性、存在状态、代谢特点、重金属本身的毒性及受污染人体的健康状况等。以下是几种常见重金属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1.汞汞按其化学形态可分为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汞可以任何形态稳定存在,在厌氧条件下,部分汞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的甲基汞和气态二甲基汞。20世纪50年代,日本爆发的水俣病就是汞中毒造成的,中毒人群出现运动失调、四肢麻木、疼痛、畸胎等症状。

2.镉人体内的镉是从外界环境摄入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农产品、水和空气进入人体内而蓄积下来的。镉会干扰锌、铜、铁等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而产生毒性作用,长期少量摄入镉,会使动物降低生长率,甚至生长停滞。镉易于蓄积于体内,超过安全限量值的镉堆积会造成近端肾小管损伤,久而容易形成软骨症及自发性骨折,即痛痛病。鉴于镉的危害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4年提出,将镉列入全球意义的12种危害物质的

3.铅人体中的铅主要是通过摄食、呼吸空气和饮水而来,其中食物来源占90%~98%。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能对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中的多个特定神经结构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它还能破坏血液,使红细胞分解,同时,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器官和组织并进入骨骼,严重时会导致铅毒性脑病而死亡。

4.砷进入人体的砷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等途径而被吸收,无机砷进入消化道后,其吸收程度取决于它的溶解度和物理状态,五价砷比三价砷更容易吸收,三价砷的毒性更大,俗称砒霜的三氧化二砷毒性最大。砷中毒是一个以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能危害人的皮肤、呼吸、消化、泌尿、心血管、神经、造血等系统,按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
中毒和慢性中毒。

5.铬铬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同时,也是有毒的重金属。各种形态铬的毒性不同,但所有铬化合物浓度过高时都有毒性,六价铬的毒性要大于三价铬,铬进入体内会使蛋白质变性,使核酸、核蛋白沉淀,干扰酶系统。同时,铬化合物是世界上公认可致癌的危险物。

(五)重金属中毒的预防措施

有效预防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应积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污染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安全卫生监管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环境保护部制订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有色重金属矿采选业、冶炼业、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列为五大重点防控行业。相关部门应加强生产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大气、水、土壤、食品中的重金属卫生标准,做到常态化监测,并对排放量超标的企业严肃处理。同时,在污染地区做好相关卫生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环保及健康意识,杜绝使用未经处理的、不能满足灌溉标准的污水进行养殖和灌溉,避免重金属随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

2.减少直接接触对于职业性接触重金属的人群,尽量减少个体接触重金属毒物的水平是预防中毒的关键环节。因此,需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工序的布局,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重金属进入环境中的机会,并对生产废物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个人在进行相关工作时,要合理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减少与重金属毒物的直接接触。

3.生活中的防护措施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勤洗手、剪指甲是防止手上的重金属通过手一口途径进入人体内的重要方法。经常清洁房间和生活用品,早上用水前先打开水龙头3~5min,将晚间囤积的含重金属较高的水放弃。油漆用品、玩具、废弃电池等许多生活用品均含有重金属,应正确使用和处理。通过平衡膳食可以对抗或减少重金属的危害。食用含锌、钙、铁等元素多的食物,既可以满足人体对锌、钙、铁的需求,又可以抑制铅、镉在体内的吸收。另外,食用大蒜、海带、牛奶等有助于促进人体内铅、镉的排出;食用绿色蔬菜、瓜果等含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丰富的食品对减轻重金属的损害也很有帮助。而某些食品,如皮蛋、爆米花、膨化食品等含铅较高,海产品中汞含量较高,动物肝、肾中的重金属富集较多,应减少食用量。

 

 

文章来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