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9.1.2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分配:无害化+稳定化+土地利用约10%,干化焚烧+建材利用约15%,简单填埋+随意丢弃(未做任何稳定化或无害化处理)约75%。
污泥处理方式及现状:污泥脱水已经普及,进行污泥高干度脱水的污水处理厂超过100座,厌氧消化60座(运行少于15座),好氧发酵约35座,干化焚烧/协同焚烧约15座。例如几个一线城市采取的处理处置方法,北京为厌氧消化、上海为干化-焚烧、广州为厂内干化-协同焚烧。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存在问题如下。①污泥产量大、污水厂规模大、污泥量集中;②污泥处理处置率低,COD减排大打折扣(富集于污泥的COD占20%~50%);③污水厂具备浓缩、脱水等通用技术环节,但生污泥不经重力浓缩直接机械脱水,导致脱水泥量大,机械浓缩+带机/离心机脱水系统的投资及基建费用大,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4,运行费用高;④对稳定化、无害化的重视不足,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高达80%,通常污泥填埋会造成二次污染。⑤资源回收能力不足,中水回用率、N、P营养元素的回收、潜在能源回收利用率低。现阶段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解决途径:针对高有机质污泥,在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实现部分资源化回收,若重金属超标,可采用协同焚烧/焚烧/热解气化同时热能回收,或者厌氧消化回收生物能+焚烧/填埋。若重金属不超标,可采用厌氧消化回收生物质能源以供土地园林利用污泥,或者好氧堆肥之后土地园林利用污泥。针对低有机质污泥,可以采用协同厌氧消化回收生物质能源,然后土地或建材利用的资源化路线,或者采用脱水+干化(石灰稳定/深度脱水)之后填埋/协同焚烧的过渡性路线。
9.1.3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展望
国内外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对污泥处理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例如,污泥脱水工艺与脱水剂的研究、控制污泥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污泥脱水后滤液除磷的研究、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城市污泥的研究、湿式氧化处理城市污泥的研究等。现有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与方法多种多样,但无外乎“除患于既成之后”和“防患于未然”两大类。
“除患于既成之后”是对已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处理与处置,适于既有污水厂的污泥处理单元,或是对污泥实施集中处理/处置的场合。展望未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针对我国污泥产量大、含砂高、有机质低的特征应进行技术创新,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促进成套装备及全产业链的优化集成应用;注重技术发展导向要趋于“绿色、循环、低碳”,开发新技术、药剂、材料、新技术新原理等原创技术,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物质和能源的最大化回收;技术的选择要遵循污泥全消纳、能量全平衡、过程全绿色、经济可持续的原则。“防患于未然”处理技术就是从源头减少剩余污泥产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污泥减质,即减少剩余污泥的产出量;污泥减容,即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通过采用恰当的技术和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就着手减少污泥的产量,与之相应的源头污泥减质技术已成为国内外污泥减量技术研究的方向。文献总结出各种不同污泥减量技术的优缺点,见表9-1。
表9-1 目前各种污泥减量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如何对废水生物处理中产生的各种污泥进行经济有效地处理,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污泥减量化的研究还需要从原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比较,并结合各个污水厂污泥的具体理化特征选择适当的减量化技术。
文章来源:《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与设备》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