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三、安全文化的建立需要三个主体层面的共同参与
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人是主体,涉及三层人物,即决策层、管理层和员工层。
(一)决策层
决策层是最关键的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企业的决策层由法定代表人及其董事会成员组成,决策层根据企业的员工和业务现状,以及发展规划,对企业走什么路、有什么要求,通常都持有一个总体思路。这个思路蕴藏着企业安全文化的框架,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在领导,领导不重视,一切免谈。决策层漠视安全文化,该企业的安全文化就无法建立。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前总裁路易斯·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说“伟大的机构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领导出来的。”这句话如实揭示了企业文化的源头:优秀的文化不是“管理”之功,而是“领导”之功。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理,企业安全文化是决策层领导出来的,无数的实例佐证了这一结论。
决策层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支持者,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过程中,没有决策层的支持,安全文化就不可能有实质内容,最多是一种不起作用的面子摆设。
(二)管理层
管理层是最关键的引导执行者。“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管理层既要管生产的细节,还要管安全以及包括安全文化等意识形态上的内容,安全文化靠管理层的引导和执行。
《执行》一书的作者拉里和拉姆说:“执行力不足而产生的‘企业病’在众多企业均有体现,具体特征是内部运作效率低下,影响重要领导者对重要工作的关注和思考;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发挥不够,产生依赖思想;部门、车间以及部门之间缺乏顺畅沟通,导致有的计划难以执行到位;诸多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更常常令决策者和管理者力不从心;制度制定是起草者想如何,而不是应该如何,从而造成制度的执行先天不足。”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全体管理层的共同参与并认真强力执行。
(三)员工层
员工层是最关键的参与者,他们是企业里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更多时候也是安全文化建设和发挥作用的主体。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的许多内容,如安全理念渗透、安全培训与宣传、安全承诺、安全责任履行、安全操作等,都是以员工层为核心,离不开员工的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说,员工层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代表着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
建设安全文化如同种庄稼,领导是种子,员工是土壤,通过管理才能生根发芽和结果。有好的种子、好的土壤、好的管理,才能有好的收成。
四、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七大要素
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创建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广大员工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最根本途径。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实现企业和人的共同发展。该理念注重对人的解放和开发,为每个人的潜能和能力的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与平台,使人各尽其能,保障个人的利益,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从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改善和提高。
据资料表明,在现代化的大企业中,综合素质低的群体容易多发事故。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控制其不安全行为很有效的途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尤其是安全文化素质,就一定要抓好各级的培训工作,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从生产实际出发。
(二)形式多样
要创建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首先要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部门班组会”等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其他会议、活动、邮件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力求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员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员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部门和班组是企业的单元细胞,搞好班组安全活动,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有效途径。例如,结合班组会,以安全为主题,让员工思考和学习,使其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安全意识和增长安全知识,规范自己在生产中的作业行为,从而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重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企业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要靠安全管理人员的挖掘和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企业可以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安全工作搞得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反之要进行物质惩罚。也可以搞评选安全标兵、安全之星等安全活动,对入选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全员参与
企业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作用的同时,要想方设法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达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现场的作业人员、设备状况,给予静态控制、动态预防,切断和制止有可能引发事故的根源,明确和约束作业者的责任和行为,实现作业人员之间的自保、互保和联保,极大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六)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就是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制订出企业职工作业行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建立切实可行的新型管理模式,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加强岗位安全技能培训,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就要把有效的工作方法贯穿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必须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将安全管理辐射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方位,从上到下,纵横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企业、部门、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和全方位全时空的多维立体安全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规章制度的真正落实。
(七)实行企业安全目标管理
企业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也是在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目标。这样,不但可以发挥每位员工的力量,提高整个企业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还可以增强管理部门的应变能力,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和自身素质,进而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长远发展。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