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云南天文台等在日冕物质抛射形成过程研究中获进展

发布时间:2019-08-28 00:00 作者:云南天文台 阅读量:495

8月21日,《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和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完成的关于日冕物质抛射形成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基于空间卫星高分辨观测数据,由云南师范大学段雅丹、梁红飞,以及云南天文台申远灯(通讯作者)、陈何超等人合作完成。

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大气中巨大的、携带磁力线的大量等离子体团在短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内从太阳向外抛射进入行星际空间的物理过程,其速度一般从每秒几十公里到超过每秒1000公里。日冕物质抛射是造成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重要影响因素。从1973年被首次探测到,便得到了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演化物理过程都还没有很好地理解。

通常情况下,耀斑和暗条(日珥)爆发是触发日冕物质抛射的重要日面源,且一次成功爆发导致一次沿太阳径向传播的日冕物质抛射。申远灯等人曾根据观测提出由迷你暗条爆发导致的喷流爆发活动可同时触发宽窄两个孪生日冕物质抛射的新现象。

在最新发表的这篇论文中,他们再次发现这一物理过程的典型案例(如图1所示),并且还发现日冕物质抛射在其初始阶段并非沿太阳径向传播。研究表明,该日冕物质抛射在通过与位于远处开放磁场形成的磁墙相互作用后,传播方向发生近乎90度的明显偏转,进而转变为沿太阳径向传播。

该研究成果一方面肯定了他们前期的观测成果和提出的物理解释,另一方面也为理解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天气预报建模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西部学者以及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