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一)食品中苏丹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
样品经溶剂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
本法摘自GB/T 1968l一2005,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
(二)注意事项
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号氧化铝的活度有差异,应根据具体购置的氧化铝产品作调整,活度的调整采用标准溶液过柱,将1µg/mL的苏丹红的混合标准溶液1mL加到柱中,用5%丙酮正己烷溶液60mL完全洗脱,4种苏丹红在色谱柱上的流出顺序为苏丹红Ⅱ、苏丹红Ⅳ、苏丹红I、苏丹红Ⅲ,可根据每种苏丹红的回收率作出判断。苏丹红Ⅱ、苏丹红Ⅳ的回收率较低,表明氧化铝活性偏低,苏丹红Ⅲ的回收率偏低时,表明氧化铝的活性偏高。
(三)苏丹红简介
苏丹红又称为油溶黄,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I、Ⅱ、Ⅲ和Ⅳ四种类型,其中苏丹红工的化学名为l一苯基偶氮一2萘酚,分子结构式为C6 H5 NC10 H6 OH,相对分子质量为248.28,熔点134℃,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油脂、矿物质、丙酮和苯,作为一种化学染色剂,苏丹红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它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萘,是一种具有偶氮结构的物质,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进入体内的苏丹红主要通过胃肠道微生物还原酶、肝和肝外组织微粒体和细胞质的还原酶进行代谢,在体内代谢成相应的胺类物质。在多项体外致突变试验和动物致癌试验中发现苏丹红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与代谢生成的胺类物质有关。由于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工业染料,1995年欧盟(Eu)等国家已禁止其作为色素在食品审进行添加,我国也明确禁止在食品中使用苏丹红。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