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质谱法的迅速发展,与仪器的进步及新的离子化方法的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初期,质谱法只能测定在质谱仪能气化的样品。随着一些“软离子化方法"(soft ionization method)相继出现,大大扩展了质谱法的应用范围。
电子轰击离子化
电子轰击离子化(electron impaction ionization)用离子源电子束由通电加热的灯丝filament)(阴极)发射,由位于离子化另一侧的电气(阳极)所接收,此两极问的电位差决定了电子的能量。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电离能为7一13eV,其离子化程度随电子能量的增加(自lO~20 eV)迅速增大,大多数标准质谱图是在70ev获得的,因为在此条件下,电子能量稍有变动不致影响离子化过程,质谱的再现性较好。这样,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由进样系统进入离子化室的样品蒸气相碰撞,导致样品分子的电离,分子失去或得到一个电子成为有一个不成对电子自由基离子(radical ion),称为分子离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正荷的正分子离子。
M+e—M+2e
或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负分子离子。
M+e—M一
如上所述,电子的能量远大于有机化合物的电离能,过多的能量使分子离子中的化学键断裂而生成碎片离子和游离基:
M+---_A++B*
或失去一个中性小分子:
M+---C++D
碎片离子还可进一步碎裂。生成的这些离子经加速、聚焦后,高速进入质量分析器。
为了得到一张良好的质谱图,在离子化室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样品蒸气压,对于常规质谱仪,约为1.33 x10-3 Pa。蒸气压也不能太高,以免引起分子一离子反应。
El法可得到较多的碎片离子,给出丰富的结构信息,因此是结构鉴定中常用的离子化方法。一般MS图谱集、数据表以及裂解规律所涉及信息均由E1离子化方式产生。
电子轰击质谱法主要研究正离子,对负离子研究得较少。研究正离子时,离子化室产生的负离子及中性分子为真空系统抽走,不进入质量分析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软离子化法发展和应用,对负离子的研究正在增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