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紫外吸收检测器(UVD)是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测器,它分为固定波长、可变波长和二极管阵列检测三种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1.固定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
固定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由低压汞灯提供固定波长λ=254nm(或λ=280nm)的紫外线,其结构如图9-24所示。由低压汞灯发出的紫外线经入射石英棱镜准直、再经遮光板分为一对平行光束分别进入流通池的测量臂和参比臂。经流通池吸收后的出射光,经过遮光板、出射石英棱镜及紫外滤光片,只让254nm的紫外线被双光电池接收。双光电池检测的光强度经对数放大器转化成吸光度后,经放大器输送至记录仪。
图9-24 固定波长紫外检测器
1-低压汞灯;2-入射石英棱镜;3, 4-遮光板;5-出射石英棱镜;6-滤光片;7-双光电池;8-流通池;9,10-测量臂的入口和出口;11,12-参比臂的入口和出口
为减少死体积,流通池的体积很小,仅为5~10uL,光路为5~10mm,结构常采用H形,如图9-25所示。此检测器结构紧凑、造价低、操作维修方便、灵敏度高,适于梯度洗脱。现多用于核苷酸或核酸的测定仪中。
2.可变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
可变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见图9-26。
图9-25 紫外检测器流通池
1-流通池;2-测量臂;3-参比臂;4-入射光:5-出射光
图9-26 双光束可变波长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
1-氘灯;2-钨灯;3,9,11-凹面镜;
4-入口狭缝;5-单色器;6-出口狭缝;
7-滤光片;8-调制器;10-测量池;
12-参比池;13-光电倍增管;
14-双凹面镜
由光源(氘灯—紫外线;钨灯—可见光)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入口狭缝进入单色器,从出口狭缝射出。经滤光片,由调制器将光线分别交替射入测量池和参比池光路。再经凹面反光镜,将光聚集在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检测波长范围为190~600nm,流通池体积为1~10uL。
可变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由于可选择的波长范围很大,既提高了检测器的选择性,又可选用组分的最灵敏吸收波长进行测定,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它还有停流扫描功能,可绘出组分的光吸收谱图,以进行吸收波长的选择。它是现在应用最多的检测器。
3.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紫外吸收检测器,它与普通紫外吸收检测器的区别在于进入流通池的不再是单色光,获得的检测信号不是在单一波长上的,而是在全部紫外线波长上的色谱信号。因此它不仅可进行定量检测,还可提供组分的光谱定性的信息,已获广泛使用。
单光路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光路示意图如图9-27所示。由氘灯发出的紫外线经消除色差透镜系统聚焦后,照射到流通池(4.5uL)上,透过光经全息凹面衍射光栅色散后,由一个二极管阵列检测元件接收。此光路系统中光闸是唯一的运动部件,它有三个动作位置:
图9-27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路示意图
1-氘灯;2-消色差透镜系统;3-光闸;4-流通池;5-全息凹面衍射光栅;6-二极管阵列检测元件
①光闸将入射光束全部遮挡,以进行暗电流补偿;
②将氧化钛滤光片插入光路,对衍射后的波长进行精确校正;
③打开光闸使入射光通过流通池照在光栅上。
此光学系统称为“反置光学系统”,不同于一般紫外吸收检测器的光路。其中二极管阵列检测元件,可由1024、512或211个光电二极管组成,可同时检测180~600nm的全部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的信号。由211个光电二极管构成的阵列元件,可在10ms内完成一次检测。因此在1s(1000ms)内,可进行快速扫描以采集20000个检测数据。它可绘制出随时间(t)的变化进入检测器液流的光谱吸收曲线—吸光度(A)随波长(λ)变化的曲线,因而可由获得的A,λ,t信息绘制出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色谱图(图9-28),可用于被测组分的定性分析及纯度测定。全部检测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完成。
图9-28 A-λ-t三维色谱图
相关链接: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