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1.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独特功能
由于表面活性剂独特多样的功能使其发展非常迅速,目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技术经济部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虽小,但对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增产节约等却收效显著,有工业“味精”的美称。
绿色表面活性剂原料来源于自然界的可再生资源,生物降解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有优良的物化性能,与其他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好,在许多行业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表面活性剂。
2.新型纳米材料表面活性剂
发展纳米无机材料产业的关键是能否解决纳米材料本身及其在高聚物中的分散性问题。现研制出了一种纳米材料表面处理剂,该表面处理剂既能在纳米材料合成过程中控制纳米材料的粒径和形状,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又能在与高聚物的复合过程中,提高纳米材料与高聚物的相容性,起到偶联剂的作用。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重要的工业开发价值。
3.生物表面活性剂绿色合成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细胞与生物膜正常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生物体内。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毒性低、能自然生物降解、表面活性高、对环境安全。它也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结构特点。其亲水基是糖、多元醇、多糖及肽,而亲油基则为脂肪酸和烃类。
根据其亲水基结构,可把生物表面活性剂分为六大类:糖脂系,酰基缩氨酸系,磷脂系,脂肪酸系,结合多糖、蛋白质及脂的高分子生物表面活性剂,细胞表面本身。
生物表面活性剂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制备。
①从生物体内提取中国古代利用皂角、古埃及人则采用皂草来提取皂液,用以浆洗衣服,这就是运用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实例。现在人类已能从蛋黄和大豆的油和渣中提取磷脂、卵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并且把它们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工业中。对于那些分离相对容易、含量丰富且产量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直接由生物体内提取。
②由微生物制备采用再生性底物发酵可以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许多微生物如细菌、酵母和真菌等都能形成生物表面活性剂。培养液中所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类型不仅与微生物类型有关,而且与采用的发酵底物也有关。在培养基中添加烃类化合物可以影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率。
4.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史与生产技术的改进及趋势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要追溯到古代,我国古人、古代埃及人用皂草提取皂液来洗衣物,实际上这种皂液是一种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这种物质虽具有清洗功能,但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而近代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就没有这种缺点。
从中世纪发现肥皂的洗涤功能以来,直到19世纪,肥皂一直是唯一人工生产的表面活性剂。20世纪初,肥皂对水质硬度和酸度的敏感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17年德国化学家冈世尔(Gunther)成功合成了烷基萘磺酸盐,这种物质具有很高的发泡性和润湿性。虽然这种物质还没有达到肥皂的洗涤功能,但却为后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德国化学家对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合成了数百种新的表面活性剂,这就是近代表面活性剂化学的创始时期,并形成了合成表面活性剂和肥皂相互竞争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廉价的原料,使表面活性剂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石油化学资源和天然再生资源(例如动植物油脂)。
20世纪80年代,由于石油资源生产战略上的考虑以及油料作物生产技术的改进,油脂作为可再生资源,经过深加工制成的油基表面活性剂与石油为原料制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和很高的生物降解性,显示出优越的生态功能,因此逐渐形成用天然可再生资源作为表面活性剂工业基本原料来源的趋势。
从目前情况来看,世界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呈平稳缓慢的增长趋势。西欧和美国市场主导着全球表面活性剂的主流,它们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利润却不高。亚太地区人口最多,表面活性剂的消费量也最大,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我国的表面活性剂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品种的增加速度也很快,2008年我国共有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300多家,生产的表面活性剂总量超过300万~350万吨。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的逐步形成,表面活性剂工业会出现全球市场的竞争。我国的表面活性剂工业应抓住进入全球竞争的机遇,迅速发展,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力争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5.我国表面活性剂的起源与生产品种数量
我国的现代工业表面活性剂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早期、起步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时,为开发丁苯橡胶生产中所用的脂肪酸替代物,采用了乙氧基化技术。1958年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发成功我国第一个表面活性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标志着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形成。在最初阶段发展缓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加快我国表面活性剂的发展,“七五”和“八五”期间都加大了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的投资力度,通过引进三氧化硫连续磺化装置、乙氧基化装置、油脂水解装置以及脂肪醇、脂肪胺和烷基酚的生产装置,使我国多种表面活性剂基本原料的生产能力很快达到世界水平,解决了原料缺乏和质量低下的问题。1978年进入全面生产四大类表面活性剂国家的行列。进入21世纪,我国表面活性剂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也始终保持稳步增长。据全国工业表面活性剂中心的统计,2004年我国表面活性剂生产品种已经达到4016种。
6.国内表面活性剂分类所占比例与市场份额
表面活性剂分四大类,各类所占比例为:阴离子型65%、非离子型25%、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占10%。2014年市场份额为:家用48.6%,个人保护12%、公共事业和工业39.4%。
7.国内表面活性剂生产的主要原料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