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一、计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在计量检测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计量检测机构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日益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检测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管理费用、提高服务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一是国内各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总体投资力度较小,且发展不平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二是各检测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及考核制度;三是现有信息化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强,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深度挖掘和可持续发展。
二、计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虽然目前各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发展思路各不相同,但基本功能存在共性。一是通过外网作为与客户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窗口,客户可以实时了解相关检测机构发布的各项信息,实时报检、实时查询计量器具的检测状态等相关信息;同时,检测机构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供其他服务客户的功能,实现检测机构与客户的双向信息交流,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期望,进一步提升计量检测机构的服务形象。二是通过内网,根据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并结合各省、市、县各级计量检测机构以及授权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业务流程和体系要求,对涉及计量检测业务的工作程序进行全面规范和整合,通过对业务、证书、质量、市场、行政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实现对校检业务的分配、校检流程的跟踪、证书的可受控、各级权限的设定、实时智能化预警提示、报表统计等基本功能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三、计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推进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1.加强软件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复杂性,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特别是检测机构信息系统存有大量数据和信息。因此,应加大对系统安全的投入和管理,在技术层面建立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在管理层面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非授权用户的入侵、数据传递的保密性、信息身份的认证、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充分考虑与重视。
2.尽量采取更加灵活的设计模式
在设计初期,各计量检测机构应考虑全面、密切结合自身业务范围,本实验室管理构架和流程,从网络安全性、技术进步和计量业务发展的趋势,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开发,使其日后功能的扩充兼有灵活性和扩展性,满足未来系统升级或与其他系统对接的需要。
3.更新观念、加强培训、强化管理
由于信息化管理是近十几年逐步发展的,目前检测机构部分人员还习惯于传统思维方式,对新的操作流程不熟悉、不适应。因此,各检测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进行探讨,加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规范管理制度,兼以督查、督办等方式保证新管理模式的落实。如安排本机构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外派学习交流、邀请国内信息化专家开展技术人员信息化操作技能培训、或内部定期对需强化的技能进行培训或对不适应的流程进行讨论等一系列措施,使业务流程和管理要素都得到具体的落实和体现,并以最为简洁的操作方式实现,最终达到全面改善计量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4.需重视最终影响质量控制的功能
目前多数检测机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检测单位信息、检测项目、检测台件、检测费用、考核工作量等统计功能设计得比较充分,但对于那些保证检测结果、质量方面的统计功能考虑尚不完善。特别是出错情况分析,是衡量实验室乃至整个检测机构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标准器使用错误、规程采用错误、输入错误、数据不符合要求等,可通过增设出错退回功能等方式,定期对错误进行收集与分析,进而发现出错原因并处理,帮助机构的质控部门快速、准确地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5.应致力于进一步的开发和推进工作
对目前尚按传统模式操作的流程,应致力于进一步的开发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便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今后机构发展的需要。如对外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和填报统计,对内的现场检测任务的安排、电子原始记录的全面推广等。例如,目前检测机构对现场检测任务的安排与调度仍然基本靠人工完成,人工安排的计划是否合理,取决于操作人员对企业、路线、仪器、标准器、检测人员资质等情况熟悉程度和经验水平,尤其是现场检测的任务达到一定数量时,安排不合理会带来检测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浪费,且GPS、智能手机平台等现代化交通管理技术多未使用起来,存在车辆管理的漏洞。因此,今后的系统应考虑如何加强现场任务安排及车辆调度系统此类功能的开发。通过预设条件,综合考虑客户的地理位置、客户委托的要求、标准器的分配、人员的资质、车辆状况甚至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优化计算后,自动安排。还可以利用GPS跟踪车辆,以便进行车辆的实时调度和监管。
转载自中国计量网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