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隐球菌属生物学特性和微生物学检验

发布时间:2017-09-14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3257

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生物学分类属于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纲隐球菌目隐球菌属。本属包括17个种和8个变种。其中仅新生隐球菌(C.neoformans)及其变种对人具有致病性。新生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以鸽粪中最为常见,也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中。

一、生物学特性

新生隐球菌又称溶组织酵母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一般为4~6 um,菌体外周有一层宽厚的荚膜,荚膜较菌体大1~3倍,折光性强,一般染料不易着色而难以发现,故名隐球菌。常采用墨汁负染色法,可在黑色背景下见到圆形或卵圆形透亮菌体和宽厚荚膜。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英膜。本菌以芽生方式繁殖,常呈单芽,偶尔出现多芽,芽颈较细,但不形成假菌丝。在沙保氏或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或37℃下皆生长良好。数天后形成酵母型菌落,初为乳白色细小菌落,增大后表面黏稠、光滑,转变为橘黄色,最后变为棕褐色。荚膜由多糖构成,根据其抗原性分为A型,B型,C型,D型4个血清型。临床分离株多属于A型与D型。

二、临床意义

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物质是荚膜多糖,有抑制吞噬、诱使动物免疫无反应性和降低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新生隐球菌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而感染,原发感染常发生于肺部,多无症状或仅有流感样症状,且能自愈。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如AIDS、恶性肿瘤、糖尿病、器官移植及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新生隐球菌在肺部可大量繁殖,引起支气管肺炎,严重者呈暴发型感染并迅速死亡。部分患者发生血行播散可累及皮肤、黏膜、淋巴结、骨骼、内脏等,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引起脑膜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死亡率高。近年来,隐球菌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为AIDS常见的并发症,也是AIDS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标本直接检查

1.直接镜检常用墨汁负染色法。将脑脊液离心沉淀物、痰、脓液、淋巴结穿刺液等标本涂片、加墨汁染色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有折光性的菌体、外周有一圈透明的肥厚英膜即可确诊。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荚膜。这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最简便、快速的方法。

2.抗原检测用乳胶凝集试验、ELISA和单克隆抗体法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其中以乳胶凝集试验最为常用,此法简便、快速,尤其对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阴性者更有诊断价值;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单克隆抗体法除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外,还有标本无需稀释和预先处理的优点。

3.抗体检测用放射免疫法和试管凝集试验可检测患者血清中新生隐球菌抗体,对疾病的诊断虽无意义,但对其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4.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为诊断隐球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用DNA探针法、PCR等技术检测痰液、支气管吸出物、脑脊液等标本中新生隐球菌的核酸,具有高度特异性。目前已有商品化试剂盒用于真菌核酸检测。

(二)分离培养

将标本接种于沙保氏培养基上,病原性隐球菌于25℃或37℃下皆生长良好,而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时不能生长。培养2~5天,病原性隐球菌可形成典型的酵母型菌落,取菌落用墨汁负染色法镜检。

(三)鉴定试验

1.糖同化及发酵试验新生隐球菌能同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肌醇,但不能发酵糖类,不同化硝酸盐。非致病性隐球菌则不能同化肌醇

2.脲酶试验新生隐球菌能产生脲酶,可分解尿素琼脂培养基的尿素,形成NH3和CO2,使培养基pH值升高,培养基由黄色变为粉红色。白假丝酵母菌为阴性。

3.酚氧化酶试验将菌接种于L-多巴枸橼铁和咖啡酸培养基中,培养2~5天,新生隐球菌呈棕黑色菌落。

(四)药敏试验

对两性霉素B,5-FC,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敏感,临床治疗时常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