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研究揭示植物抗虫机制

发布时间:2017-01-16 00:00 作者:中国科学报 阅读量:308

已知动物和人在一生中免疫反应由盛到衰,这一现象被称为免疫衰老。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植物的抗虫能力是否也会衰退呢?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陈晓亚院士课题组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了植物抗虫反应的这种时序性变化及调控机制。1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茉莉素是最重要的植物抗虫激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茉莉素信号处于静止状态。当植物遭受昆虫袭击时,一类被称为JAZ的蛋白迅速降解,释放茉莉素信号从而激发抗虫反应。陈晓亚、毛颖波领导的课题组分析了模式植物拟南芥在不同生长期的抗虫能力,发现防御响应由强变弱,但抗虫性却由弱变强。通过与该所王佳伟课题组合作,研究人员发现微小核酸miR156在茉莉素信号输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miR156被称为植物的年龄因子,其水平随着植物的生长稳步下降,导致所靶向的SPL蛋白含量逐渐升高,促进植物的成熟并最终进入生殖期开花结果。研究发现,SPL能够与防御开关蛋白JAZ结合并阻碍其降解,导致抗虫反应弱化。既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抗虫反应呈衰减趋势,又是什么使得成年期植物反而更加抗虫呢?研究人员对拟南芥中的次生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抗虫成分(如芥子糖苷)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定积累,不断充实植物的组成性、持久性抗虫能力,从而弥补了抗虫激素信号的衰减。

这项发现不仅揭示了植物精妙的抗虫机制,对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害虫防治策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