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微丝的简单介绍

发布时间:2015-11-18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6009

1.成分

构成微丝的成分是肌动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3kD,有6种,来自同祖先基因编码。分别是a肌动蛋白、β肌动蛋白和γ肌动蛋白。其中,a肌动蛋白存在于横纹肌、心肌、血管平滑肌和肠道平滑肌等细胞中,β肌动蛋白出现于肌肉细胞,γ肌动蛋白则只在非肌肉细胞中表达。

2.结构单位与装配

肌动蛋白有2种形态,即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和颗粒型肌动蛋白(G-actin)。肌动蛋白具有ATP、Ca2+、Mg2+、Na+或K+的结合位。高浓度ATP和Ca2+存在时,促进解离;高浓度Mg2+、Na+或K+存在时,则颗粒型肌动蛋白去磷酸化,促进聚合(图2-12)。

3.分布

微丝在细胞中的分布不一定是永久的或暂时的,根据细胞类型而不同(图2-13)。可以归纳为3种情形:①永久分布型,如肌肉细胞、肠上皮细胞中的微丝。②暂时分布型,如血小板激活过程形成的微丝、无脊椎动物精子顶体微丝。③动态分布型,出现在大多数非肌肉细胞中。

4.微丝结合蛋白

微丝结合蛋白主要有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

5.微丝功能

微丝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持细胞形态,赋予质膜机械强度微绒毛是由微丝形成的微丝束构成的骨架,另外还有一些微丝结合蛋白,在调节微绒毛长度和保持其形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微绒毛侧面质膜有侧臂与肌动蛋白丝束相连,从而将肌动蛋白丝固定。肌动蛋白丝之间由许多绒毛蛋白和毛缘蛋白组成的横桥相连,毛缘蛋白在微丝束的形成中起作用。在肠上皮细胞表面伸出了大量的微绒毛,微绒毛对扩大小肠的表面积、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应力纤维是指在细胞内紧邻质膜下方,由微丝束构成相对稳定的纤维状结构,也叫张力纤维。常与细胞的长轴大致平行并贯穿细胞的全长。这些微丝束具有极性,一端与质膜的特定部位相连,另一端插入到细胞质中,或与中间纤维结合。应力纤维具有收缩功能,但不能产生运动,而只能用于维持细胞的形状和赋予细胞韧性和强度。

(2)细胞运动细胞运动的形式包括细胞变形运动、细胞分裂和肌肉收缩等情形。

许多动物细胞在进行位置移动时多采用变形运动的方式。如变形虫、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以及器官发生时的胚胎细胞等,这些细胞含有丰富的微丝,依赖肌动蛋白和微丝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均可进行变形运动。这些细胞通过肌动蛋白聚合使细胞表面形成突起,如片状伪足或丝状伪足。

收缩环是在细胞分裂中围绕细胞质膜内侧形成的,促进胞质分裂。收缩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这些微丝具有不同的极性。通过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产生收缩的动力,在肌球蛋白的作用下,不同极性的微丝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收缩环收缩,形成分裂沟,使细胞一分为二。干扰肌动蛋白或肌球蛋白都能抑制收缩环的功能。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单位是肌原纤维,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装配形成,粗肌丝的成分是肌球蛋白,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构成。肌动蛋白丝与肌球蛋白丝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可引起肌肉收缩(图2-14)。

(3)参与胞内信息传递细胞表面的膜受体在受到外界信号作用时,可触发细胞膜下肌动蛋白的结构变化,从而启动细胞内激酶变化的信号转导过程。
微丝主要参与Rho蛋白家族有关的信号传导,Rho蛋白家族是与单体的GTP酶有很近亲缘关系的蛋白质,它的成员有:Cdc42、Rac和Rho。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