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病毒癌基因
带有癌基因的病毒感染可导致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尽管在90年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病毒可作为禽类肿瘤的致病因素,但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一直在怀疑人类肿瘤是否也可以这种方式启动。即使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内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来自非人类的实验证据。这些问题的根由是:首先,在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病毒传染模型证明动物间疾病传播需要通过组织滤液的传递,一些病毒只有经过大量传代并通过不同动物种属才具有致癌作用。第二,虽然人类所患多种癌症确实与病毒感染有关,但我们在众多病例中仍无法确定病毒是根源还是仅仅让另一种致癌物如化学致癌物起作用的诱因。总的来说,病毒癌基因的转化产物如细胞内持续激活的内源性突变蛋白,在有丝分裂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非病毒癌基因
非病毒感染引起的肿瘤(如化学致癌物)也可表达持续激活的产物,如癌基因Ras蛋白。作为癌基因在细胞转化中作用的例子,Ras突变体可以在40%的人类肿瘤和90%的胰癌中被发现。总之,这些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基因的获得性功能突变体,它们涉及正常细胞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功能。
一些变异的蛋白参与了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早期阶段。作为生长因子过度分泌、PTK突变体的表达、含SH2/SH3结构域的适配器蛋白过度表达、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过度表达,以及小GTP酶突变体或相关蛋白表达等的结果,这些细胞可能发生转化。在这些信号转导通路的下游,转录因子突变体也可作为很强的细胞转化剂。尽管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只占整个细胞磷酸化活性的约5%,但它在很多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出现频率很高。
一个很好的与异常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相关的细胞转化的例子是JAK -2在急性成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急性成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前B细胞源性的儿童肿瘤。这些细胞依赖旁分泌或自分泌细胞因子刺激来增殖和存活,并且80%的病例可通过联合化疗治愈。然而,还有20%复发并且会对进一步的治疗产生耐受。这些耐受细胞表达JAK - 2持续激活的突变蛋白。很明显,这是由于存活信号使这些细胞对化疗引起的DNA损伤不敏感,而这种DNA损伤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导致细胞凋亡的。
这些癌基因是野生型蛋白的获得性功能突变体(gain-of-functionmutants )。它们包括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接合体蛋白和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也可作为癌基因,但是与酪氨酸蛋白激酶相比,它们的作用相对不大。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