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农产品资质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气体毒物危害

发布时间:2018-02-11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662

所谓毒物是指对人身体有毒害作用的物品。按物理形态分类有气、雾、烟;按化学类分有无机毒物和有机毒物;按毒性作用分有窒息性(AsH3 ,PH3 ,B2H6 ,CO,HCN)和刺激性(HCl,Cl2 ,NH3,SO2)。

1.工业气体毒物进入身体途径

工业气体毒物进入身体途径有三种: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而对于气体毒物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途径进入人体,也是最危险的途径。整个呼吸道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主要部位是支气管和肺泡,尤以肺泡吸收能力为主。肺泡具有极薄的壁,仅为1~3um厚,但肺泡总面积达到55~120 m2,表面被碳酸液体所湿润。肺泡壁周围有丰富的微血管,所以肺泡对毒物的吸收极其迅速。毒物能否进入肺泡并被肺泡吸收,取决于毒物的颗粒粒度及其水溶性。当毒物是气体或蒸气时,基本上呈分子状态,这样状态下绝大部分粒径在3~5um以下,大于10uM以上颗粒在上呼吸道所阻留,水溶性较大的气体如NH3 ,C12 ,SO2等在通过呼吸道时容易被呼吸道的黏液所溶解而达不到肺泡,只当浓度高时,仍然有部分到达肺泡。气体和蒸气吸收速率,还取决于该物质存在时肺泡壁内外的分压,压差越大吸收越快。毒物经肺泡吸收后,不经肝脏解毒作用而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而中毒。

皮肤吸收毒物主要通过表皮屏障和毛囊,极少穿透汗腺导管到血液内。与呼吸道的中毒相比较,相对较弱。

2.毒性指标和毒物分级

(1)毒性指标

在工业生产中不断出现和使用一些新的化学物质,对于新的化学物质进行系统全面的毒理学研究需要较长时间,尤其是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更为复杂。通常采取的做法是通过动物做毒性实验。毒性指标有①剂量,毒物引起作用的效应叫剂量,单位为mg/kg;②浓度,单位为mg/L;③绝对致死浓度(剂量),常用LC100表示;④半数致死浓度(剂量),常用LC50表示;⑤最小致死浓度(剂量),常用MLC表示;⑥最大耐受浓度(剂量),常用LC0 ;⑦急性阈值浓度;⑧慢性阈值浓度;⑨慢性无作用浓度等9种。但是最重要的是第④种。

一些毒物对动物的反应,由于动物的种类和种属不同,吸收的途径、时间的不同,反应也不同。病理上为表示毒物毒性大小,经常用上限值和下限值。上限值指引起动物死亡的浓度(剂量),下限值即阈浓度(剂量)。由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的幅度叫做毒作用带,毒作用带越窄,则该毒物的危险性越大。

考虑到人有可能比动物更敏感,人接触毒物的时间长,最高允许浓度应低于阈值,选定一个安全系数,使制定的最高允许阈值的若干分之一。

(2)毒物分级

目前各国对毒物分级没有统一意见。毒物毒性常按LC50(吸入2h的结果)表示。通常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级,见表4.11。

表4.11毒物分级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八个政府职能部门,于2003年6月24日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该目录共收录了335种剧毒化学品。目录中剧毒化学品毒性判定界限为:大鼠试验,经口LD50≤50 mg/kg,经皮LD50≤200mg/kg,吸入LD50≤500×10(气体)或2.0mg/L(蒸气)或0.5 mg/L(尘、雾),经皮的LD50试验数据可参考兔试验数据。

随着我国对化学品危险性鉴别水平和毒性认识的提高,目录将不断修正。

(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我国目前执行的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该标准自1985年12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以TJ 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为准,按照职业性接触危害程度分为四级:Ⅰ级一极度危害;Ⅱ级一高度危害;Ⅲ级一中度危害;Ⅳ级一轻度危害。分级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劳动保护的科学管理,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作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轻职业危害。

3.国家工业卫生标准制定的原则

工业毒物的种类很多,致毒作用大小、损害人体部位以及造成急慢性反应情况各不相同。预防化学毒物引起中毒的关键是控制毒物在人类环境中的分布量,也就是说控制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含量。由于毒物存在是客观事实,因此制定环境中有毒物质的允许浓度,主要是制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允许浓度,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关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允许浓度的概念,各国所用的定义有所不同,基本上分为3种:

最高允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其含义是指操作人员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在长期分批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测定结果均不能超过的数值,以保证操作人员在经常性生产劳动过程中,不致发生急性和慢性职业性危害。

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这是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工作者讨论会所制定,经过美国联邦政府批准的标准。对大多数毒物是指在7~8小时工作日,每周40小时所接触的平均浓度,阈限值允许在一定限度内有波动。

一次性接触(或称最高允许峰值),即一次性临时接触的容许标准,也称为应急接触限值。此标准比最高容许浓度放宽了尺度,但除规定浓度外,还有接触时间的限制。我国的卫生标准中,一氧化碳有采取这种方式的数据,一氧化碳的最高容许浓度在作业时间短暂时可予放宽;作业时间1小时内,一氧化碳浓度容许达到50mg/m3;半小时以内100mg/m3 ;15~20分钟200mg/m3。在上述条件下反复作业时,两次作业之间需间隔两小时以上。

我国的最高允许浓度与国外所采用的指标相比,在概念上和数值上都有所不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大量国外成熟的工业卫生数据被引进国内,填补了国内相关工业卫生数据的空白。《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文版)网络数据查询系统目前已经建立,为需求者提供了简便的获取数据途径。

4.关于《国际化学品安全卡》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已经被国际劳工组织列为《全球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作机构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与欧洲联盟委员会(EU)合作编辑的一套具有国际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片。卡片扼要介绍了2000多种常用危险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与人体接触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和中毒症状,以及如何预防中毒和爆炸、急救/消防、泄漏的处置措施、储存、包装和环境等数据,这些数据供工厂、农业、建筑和一切作业场所工作的各类人员和雇主使用。

ICSC的传播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ICSC共设有化学品标识、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泄漏处置、包装和标志、应急响应、储存、化学数据、物理性质、环境数据、注解和附件等14个项目。其中化学品标识数据提供了每种化学物质的CAS登录号、化学物质毒性作用、UN编号、欧盟编号(EC)和中英文化学品名称;急性危害/症状内容介绍了该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和经吸入、皮肤、眼睛、食入四种途径造成的危害和症状;急救/消防内容介绍了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对中毒人员的处置办法,以及发生化学物质火灾和爆炸时应使用的灭火剂和灭火的办法。

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在ICSC的基础上制定的,1996年发布并实施了《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6483-1996,目前执行的是GB16483-2000,2000版的国标中保留了原来适合我国国情的条款,将燃烧爆炸危险特性和毒性及健康危害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对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作了必要补充,将原来八大项目内容调整并增加为十六大项。这样一来,使我国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格式和内容,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保持了一致,以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

2002年国务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该条例在法律章节中强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未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内附有与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

气体毒物众多,特别是电子工业气中的毒气,如氯气氨气一氧化碳磷烷砷烷硼烷、锗烷、苯蒸气、氟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故重视毒气防范和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