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农产品资质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证书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磺酰脲类药物

发布时间:2016-02-15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1514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可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原特指磺酰脲类降糖药,后发现一些结构类似于磺酰脲但并无磺酰脲结构的药物也具有相应作用,这些药物被称为非磺酰脲类降糖药。

在20世纪40年代磺胺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中,曾发现用磺胺异丙噻哒唑(IPTD)治疗中的伤寒病人,感到乏力和头昏,死于不明原因,经研究发现服用这类药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低血糖反应。通过动物试验证明该药物是通过促进胰岛释放的胰岛素而产生作用的。深入研究后发现具有抗菌活性的氨磺丁脲(Carbutamide)具有更强的降血糖作用,它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磺酰脲类降血糖药,但副作用仍多,特别对骨髓的毒性较大,后被停用。

以后对磺胺的这一作用进行较深入研究,合成了约12000个磺酰脲类化合物,其中有10个开发成为口服降糖药,通称为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现常把该类药物分成三代。第一代指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以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氯磺丙脲(Chlopropamide)为代表。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zide)等。后者的降血糖活性较前者大数十至数百倍,服吸收快,作用强,且引发低血糖、粒细胞减少以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在结构上比第一代复杂,第二代口服降血糖药的特点是吸收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作用强,长效,毒性低。其中格列本脲比甲苯磺丁脲强100倍。第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市的格列美脲(Glimepiride),它的活性更大,使用剂量极小。

磺酰脲类降糖药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和增加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增加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运转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肝糖产生。

【知识链接】磺酰脲类降血糖药是一弱酸,pKa约5.0,与其他弱酸性药物一样,蛋白结合力强,因此,可与其他弱酸性药物竞争血桨蛋白的结合部位,导致后者游离药物浓度的提高,例如,甲苯磺丁脲与双香豆素药物合用,可延长后者的抗凝血时间,甚至导致出血。在临床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这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